【每一種樣子都有人喜愛】
因緣際會後補到一堂濕水彩的體驗活動,我們母女倆實在抵不過好奇,周六一早爬起床搭捷運等小9公車,九點整已在陽明山上的教室裡。濕水彩較不拘形式,紙裡蘊含的水分就像是真正的老師,也像是另一隻隱形的畫筆,作畫的人能盡情放空享受任性與意外,也能學著和它對話、合作,慢慢掌握兩方調和出來的輪廓。
起心動念當然在自己,但最後展現出來的樣貌可由不得你,除非你也願意感受那水分暗暗的流動韻律,觀察那暈染擴散的千百種路徑。
不會畫畫的我頭一次覺得輕鬆,倒是一向畫慣硬筆的妹妹稍不習慣,咱們母女倆不時地瞧瞧彼此互相打氣,畫到第三張的時候,只聽到她喃喃自語:『這張毀了啦,好醜喔。唉!』我偷瞥一眼,好吧,我也講不出甚麼安慰的畫,除了因為自身難保之外,我也不太喜歡她第三張的感覺。
『沒關係啦,不過你不可以又犯老毛病喔,不能自己故意毀掉,也要好好對待它。』她點點頭。妹妹的完美主義是目前我們努力調整的重點項目。
三張畫完等待風乾的時間裡,也是大家互相欣賞作品的交流時刻。我們倆心思都放在別人畫上,好幾幅創作都深深吸引我們的目光,就在這時,竟然有人問起妹妹最討厭的第三張,還拍了張照片。偶然吧! 我猜妹妹也這麼想,因為她沒有什麼反應,繼續埋首在別的作品裡。不料,另一位阿姨走過來也選了這張拍照。
我現場沒多說什麼,只是自己偷偷不斷地反覆看這張畫,怎麼都想不通。回到家,姐姐翻了翻咱們六張畫,最後拿起的也是這張。妹妹和我對看一眼。我說:『妳看,我們最不喜歡的,卻是別人眼中覺得最棒的,每一種樣子都會有人喜歡,沒有絕對的美和醜喔。』
『媽媽,真的好奇怪喔,我怎麼都想不通,怎麼會有人喜歡我失敗的作品。』
『也許你覺得失敗,是因為你失去了控制,最後的結果不是完全跟你想的一樣,但是那並不代表是真的不好。』
妹妹聳聳肩不置可否,這個小小的刺激當然不足以推翻天生追求『完美』的個性,但是對於這位很在乎別人眼光的孩子來說,『完美』的定義已經開始漸漸變得模糊了。
p.s. 附上妹妹本日最喜歡的、本日最討厭的畫。應該不難猜顛覆完美的是哪一張吧!?